匯總10年數據發現:年輕“心?!被颊呃?,95%是男性!
《中國心血管病報告》數據顯示,2016年因心梗死亡的人數約38萬,相當于每37秒就有1人因心梗去世。
年輕人比老年人更需要警惕,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勵峰在一檔采訪中說道:“年輕人突然之間的心梗是死亡率*高的?!?/span>
在這些危險的病例中,男性又占了大多數。心梗為什么盯上中青年男性,他們到底比女性差在哪兒?
45歲以下心梗,95%是男性
在一篇題為《青年初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類型及危險因素變化趨勢分析》的文章中,北京安貞醫院的研究者們匯總了2007年到2017年間,發生急性心梗入院治療的18~44歲患者的相關資料,共統計了2866例中青年人心梗入院患者。
結果發現:男性是心梗入院的主力軍,占比為95.6%,平均年齡為38.9±4.7歲,而女性患者占比僅為4.4%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大的性別差異?研究者發現:這些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疾病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前四位分別是吸煙(72.7%)、高血壓(40.8%)和肥胖(37.8%)、飲酒(27.4%),且存在顯著男女差異。
對比男性患者,女性患者吸煙、喝酒以及發生肥胖的比例都要低于男性;且女性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,控制肥胖方面做的更好。
中青年心梗往往更兇險
年輕人心梗發作時,往往比老年人更兇險。
梗得突然,缺少提示
年輕人血管斑塊更不穩定,容易脫落,加之發病急,癥狀兇險,多無先兆不適,所以猝死率更高。
老年人往往存在多支多處血管病變,就像陳舊的水管一樣銹跡斑斑,長期心肌缺血易反復發生心絞痛,作為警示。而絕大多數年輕人的急性心梗為首次發病,不易引起注意。
“備用”血管沒準備
年輕人缺乏“心肌缺血預適應”,也就是說,他們在發病前冠狀動脈的基礎病變較輕,單支單處,多為不穩定軟斑塊,沒有明顯狹窄,因此心臟沒能建立起血管間的側支循環等自我保護機制。
斑塊在一些誘發因素作用下突然破潰,形成血栓,會造成血管完全閉塞,心梗面積特別大,容易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、心源性休克等危重情況。
經常加班熬夜的中青年人,如果感到容易疲勞、心慌、出現早搏,說明心臟儲備能力已經開始下降了、心臟太累,該休息了。
5個信號值得每個人警惕
猝死并不會突然降臨,往往有先兆癥狀,一旦出現下面5個癥狀,必須爭分奪秒就醫。
1 活動后加重
如果癥狀在體力活動、情緒激動時加重,休息后緩解,可能為心絞痛發作,也要警惕發生急性心梗猝死。
有的人可能不會出現典型的胸痛表現,可能是胸悶難受、肩膀疼、后背疼、胃疼、牙疼等。
2 次數多、癥狀重
若冠心病、心絞痛患者出現癥狀發作次數增多、癥狀加重、不易緩解等,要高度警惕心梗。比如以前吃1片藥可緩解癥狀,現在吃2片也不管用,以前休息5分鐘就好,現在要休息更長時間等。